全国高端商务接待私人订制入口,可约快餐,全国高端商务模特经纪人微信,全国高端商务模特预约经纪人

欢迎来到深圳市利勇安硅橡胶制品有限公司!

新闻中心

news

推荐产品

RECOMMENDED PRODUCTS

联系我们

CONTACT US

手机号码:(134-2097-4883)

邮箱:sale11@lyasilicone.com

具体地址:深圳市龙华区龙华街道龙园社区龙峰一路宝华工业区新2栋整套

公司新闻

你当前所在位置:

首页

>

新闻中心

>

公司新闻

什么是LIM模具?与普通硅胶模具有何本质区别?

发布时间:2025-06-20点击:

要深入理解 LIM 模具 及其与普通硅胶模具的本质区别,需从 成型逻辑、技术架构、应用价值 三个层面拆解,以下是系统性解析:

一、LIM 模具:定义与核心技术

1. 定义

LIM 模具(Liquid Injection Molding Mold),即 液态硅胶注射成型模具,专为 液态硅胶(LSR,Liquid Silicone Rubber) 设计,通过 热流道控温、高压注射、闭合型腔固化 实现精密成型。

2. 核心构成

热流道系统:将 LSR 加热至 130℃±5℃(远低于固态硅胶硫化温度 170℃),维持流动性,避免冷凝堵料;

精密型腔:采用五轴 CNC 加工(公差 ±0.005mm),适配薄壁(0.2mm)、复杂结构(如多腔连接器);

智能温控???/span>:实时监测型腔温度,波动≤±1℃,确保固化均匀;

二、普通硅胶模具:定义与技术局限

1. 定义

普通硅胶模具(常指 固态硅胶模压模具),针对 固态硅胶(HCR,High Consistency Rubber) 设计,流程为 开模填胶→合模硫化(170℃±10℃,压力 5-10MPa)→开模修边。

2. 核心局限

依赖人工:需手动裁切胶料、摆放原料,易引入尺寸偏差;

温控粗糙:通过热板传导加热,型腔温差达 ±5℃,导致固化不均;

精度瓶颈:压力分布不均,分模线毛边≥0.25mm,尺寸公差 ±0.1mm 以上。

三、本质区别:从 “成型逻辑” 到 “产业价值” 的代差

1. 成型原理:闭合型腔注液 vs 开模填胶硫化

 

维度

LIM 模具(液态注射)

普通硅胶模具(固态模压)

 

流程顺序    先合模(封闭型腔)→ 注液填充 → 加热固化    先开模(敞口)→ 人工填胶 → 合模硫化    

料流控制    高压(20-50MPa)驱动液态硅胶均匀流动,无死角    低压(5-10MPa)推动固态胶料,易形成料流死角    

气泡风险    热流道 + 真空辅助排气,气泡率 < 0.01%    人工填胶易卷入空气,气泡率≥5%(需后处理)    

典型案例:医疗喉罩模具

LIM 模具:闭合型腔注液,喉罩内壁光滑无气泡(满足 ISO 10993 生物相容性);

普通模具:开模填胶导致内壁气泡,无法通过医疗认证。

2. 精度控制:微米级精密 vs 毫米级公差

 

指标

LIM 模具(液态注射)

普通硅胶模具(固态模压)

 

尺寸公差    ±0.01mm(如汽车高压连接器插针间隙 0.1mm)    ±0.1mm 以上(如普通密封圈公差 ±0.2mm)    

分模线毛边    趋近于 0(无需后处理)    ≥0.25mm(需人工打磨,易损伤表面)    

嵌件定位    模具内置精密定位销(±0.002mm),机器人插装    人工摆放,定位偏差 ±0.03mm 以上    

技术支撑

LIM 模具采用 透气钢排气槽 + 激光对中技术,确保多腔模具(如 100pin 连接器)各腔精度一致;

普通模具因人工操作,无法实现复杂嵌件的精密对齐(如电子传感器金属触点偏移)。

3. 材料适配:LSR vs HCR 的性能鸿沟

 

材料属性

液态硅胶(LSR)

固态硅胶(HCR)

 

流动性    低粘度(1000-10000mPa?s),可填充 0.1mm 细缝    高粘度(10^5-10^6mPa?s),仅填≥0.5mm 结构    

收缩率    0.1-0.3%(稳定,可控)    0.5-1.0%(波动大,难预测)    

环保性    无毒(铂金催化),通过 FDA/ISO 10993 认证    含硫化剂,仅满足工业级标准    

透明度    玻璃级透明(如婴儿奶嘴)    半透明 / 不透明(如工业密封圈)    

应用限制

LSR 适配 医疗、食品、高端电子(如苹果 Watch 硅胶表带,需高透 + 无毒);

HCR 仅用于 工业杂件、低端密封(如洗衣机密封圈,对毒性 / 透明无要求)。

4. 生产模式:全自动化 vs 半人工操作

 

维度

LIM 模具(液态注射)

普通硅胶模具(固态模压)

 

成型周期    10-30 秒 / 模(多腔并行,如 8 腔奶嘴模具)    2-5 分钟 / 模(单腔为主,效率低)    

一致性    CPK≥1.67(不良率 < 0.0003%,可免全检)    CPK≤1.0(需 100% 全检,漏检率高)    

人力成本    1 人监控 10 台设备,人均日产量 1.2 万件    1 人操作 1 台设备,人均日产量 200 件    

数据对比:某汽车密封件项目

LIM 工艺:周期 15 秒 / 模,良率 99.9%,人工成本 0.1 元 / 件;

模压工艺:周期 3 分钟 / 模,良率 95%,人工成本 0.8 元 / 件。

5. 模具寿命与成本:长期价值 vs 初期低价

 

维度

LIM 模具(液态注射)

普通硅胶模具(固态模压)

 

模具成本    20-50 万元(热流道 + 精密加工)    10-20 万元(结构简单,依赖人工)    

寿命    100 万模次(预硬钢 + DLC 涂层,抗磨损)    30 万模次(普通钢材,易变形)    

材料利用率    ≥99%(热流道无废料)    ≤80%(飞边 + 残料,需后处理)    

LIM 模具 靠 “闭合型腔 + 液态注射 + 智能控温”,突破了精度、效率、环保的三重瓶颈,主导 医疗、汽车、高端电子 等对 “可靠性 + 一致性” 要求苛刻的领域;

普通硅胶模具 依赖 “人工经验 + 开模填胶”,仅能在 低端工业、小批量试产 中凭借 “初期成本低” 生存。

‌未来,随着模流仿真、智能传感技术的渗透,LIM 模具的精度还将向 ±0.005mm 突破,而普通模具的生存空间将进一步被压缩 —— 这既是技术演进的必然,也是高端制造对 “极致性能” 的刚需。